"七分靠选品,三分靠运营"是流传在亚马逊行业里的一句老话。选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该产品推广的成败,选对了产品,事半功倍,选错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今天数小魔给大家总结了一些选品的思路,希望能对各位卖家有所帮助。
1.市场容量大,垄断程度小
我们利用数魔大数据的关键词选品找到一个品类后,仅用关键词洞察查看TOP100品牌和TOP100卖家的销量占比,如果产品的销量基本被前几个大品牌、大卖家所占据,那基本不用考虑这个产品了,因为已经形成行业垄断了。
新卖家想要入场分一杯羹,基本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产品我们最好不要碰。
而市场容量则决定了我们产品的订单量最高能达到多少,比如一款产品一天只有几十笔订单还占据了BS榜单,那肯定是不可以做的。
因为市场容量小,即使产品排名到前面,也不会有太高的销量,最后利润当然也不会有多少。
话又说回来了,也不是市场容量大就可以做,比如3C类目,市场容量虽然很大,但行业垄断严重、广告费极高,不适合大多数卖家。
2.产品类目选择
尽量不去选择需要类目审核的产品,亚马逊有些类目不对第三方卖家开放,有些类目只对美国本土的卖家开放,还有些类目属于半开放式。
这类产品通常集中在婴幼儿产品类、车辆 配件类、食品相关类,售卖前需经过亚马逊类目审核,类目审核的通过率不是百分百,一旦没有通过,前期我们选品所耗费的时间、精力都将付诸东流。
卖家可以在数魔大数据选品中看一看选类目版块里的热销推荐,从这些类目中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细分类目。
一般来说,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新品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且每个产品的时期长短都不一样。
像一些季节性的产品,生命周期非常的明显,在没有运营经验的基础下,卖家要谨慎选择,因为像这类产品,不仅要准确把控产品上架时间、推广时间、推广力度等,而且一旦库存发货太多,就会造成挤压大量库存在亚马逊,产品滞销,最后连销毁都要再次花钱,造成资金链断裂。
判断产品生命周期的时候,可利用关键词洞察查看产品的市场趋势,通过产品的销量、流量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对。
最后,希望各位卖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选品方法,适合别人的产品,不一定适合自己,实力,资源,目的,运营水平等因素都决定了选品方式和选品维度的差异,卖家还是需要多了解,多学习,才能选到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