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Amazon新卖家在刚接触亚马逊广告投放时,经常会通过自己的经验判断来调整广告策略,但效果却一直不好。小心,你可能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Amazon广告投放误区一:新品上线做广告测试,如果广告成本高于预期就不投放了。
实际上,新品上线投放广告时,系统并不能准确的识别产品标签,因此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产品明明获得了大量曝光,但订单量却怎么也涨不上来,因此直接停掉广告。
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除了要检查产品listing、关键词描述外,还需要给广告投放预留一定的时间,有时候新品推流时,系统打上标签还需要一段时间,通常可预留半个月以上的时间。
Amazon广告投放误区二:卖家通常觉得出价越高,竞价排位就越靠前。
广告的排名虽然跟竞价有关,但同时也是由销量、转化率等因素决定的。转化率和销量高的产品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广告竞价排名。所以卖家在排名靠后时,千万别想着追加出价,还需要查看自己listing的表现等数据。
Amazon广告投放误区三:很多人认为广告效果好,就一直放着不管就能出单。
广告效果好,除了广告设置的竞价、关键词之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竞品的广告排名,节假日的影响,需要卖家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数据分析,比如用SellerSpark的广告优化功能,智能帮助卖家快速调整广告内容,不断优化保证订单量产出。
Amazon广告投放误区四:预算有限,广告组开的越多,效果就越好。
很多新卖家在刚开广告时,往往把一个广告活动,开N多个广告组。但这样会导致广告组之间抢预算,例如1个广告组,开300个广告词,广告预算有限,最终影响到亚马逊广告的最终效果。
Amazon广告投放误区五:认为和国内一样可以将竞品品牌设为推广关键词。
第一次接触亚马逊广告投放的卖家,会按照国内的习惯去进行投放,喜欢将竞争品牌设为关键词。但在亚马逊平台,这是一种严重违规的行为,会对广告甚至店铺进行初次,因此千万不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