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比选品更让卖家头疼的事情,那一定就是违规封号了。每年都有一批批卖家被下架、封号、突发二审等等原因影响销售,损失巨大。排除一些被律所钓鱼执法,被亚马逊新规制约的情况外,一般风险都来源于卖家们的无意之举。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品牌侵权、专利侵权、安全认证。
一、品牌侵权问题
品牌侵权就是卖家正在销售的产品的关键词已经被其他人注册的情况,对方如果选择直接在找律师起诉侵权。此时亚马逊的处理方式就是不管是谁的错,都会先下架相关产品,然后等待双方协商来解决问题。所以在卖家选品的过程中,数小魔建议可以先打开关键词风险评估工具,来洞察该关键词下的风险。
二、专利侵权问题
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作为目的,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比如说贩卖仿品。亚马逊卖家需维护四类知识产权:版权、商标权、发明专利权和设计专利权。
一旦亚马逊平台出现专利侵权问题,接下来就会面临账号被封,资金被冻结。所以在选品阶段,卖家要确定该产品的目标市场是否被注册专利。
如果卖家朋友对自己的产品有足够的信心,也可以选择申请专利,这样其他卖家就不能销售该类产品。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专利申请的时间周期非常长,在美国要超过3个月或5个月,而欧洲则需一年以上。并且注册专利费用不仅非常高,还不一定能注册下来。
三、安全认证问题
亚马逊上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认证体系,当我们拿不准安全认证时,可以先咨询平台客服,征求其意见。对无意之中违规的卖家来说,产品被下架无法恢复的时候,可以选择向亚马逊提交证据,证明自身不是故意侵权。
如果有证据证明卖家确实不清楚状况,亚马逊方面可能就会酌情处理。
而对与亚马逊平台来说,如果卖家故意刷单或故意侵权,是一定不会再给机会的。所以,卖家是不是故意作出侵权行为,这一点非常重要。
为了极大力度的避免让店铺被关闭带来的亏损,各位卖家朋友们一定要在选品阶段就做好规避亚马逊侵权和认证方面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