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告优化的过程中,我们能控制的主要有四个因素:
1、钱花在什么关键词上?
2、出价多少?
3、花多少钱?
4、在什么时间花?
如果把消费者在亚马逊搜索产品相应关键词当成天上的馅饼,那卖家小伙伴们就是拿着碗,站在地上接馅饼的人。
我们不能决定接哪块馅饼,但是可以决定用什么碗,站在什么地方接,接多久,也可以决定什么时间接。
keywords 关健词
投什么关键词,不投什么关键词,对广告的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
虽然说亚马逊的语义分析算法,技术很过硬,能够智能筛选出与产品相匹配的关键词来投放,但百密总有一失。
精准投放高流量高转化的精准词,会助力销量增长;及时否定高流量低转化的高成本的关键词,将会节约不少的成本。
BID 竞价
在listing质量得分不变的条件下,出价高低决定了广告位。广告位,可以是最前排,也可以是最后排,可以是第一页,也可以是第三页第五页。
位置靠前的地方,流量大,竞争的人也多,所以付出的单次点击成本也越高。位置靠后的地方,流量少(据统计,有70%的人购物的时候仅浏览第一页),所付出的单次点击成本也较低。
不同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同的listing质量得分,以及不同的关键词下所适应的广告位都是不同的。
花最少的钱,得到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广告位,便是我们广告优化的目标。比如,某些产品,在核心词下,只有提高bid,确保获得首页的广告位,才能盈亏平衡;而某些产品,首页广告位的投入产出比远低于次页的投入产出比。
Budget 预算
单个消费者,单次搜索,单次购买,这类消费模式属于小概率事件。主流的模式是,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买的时候,会搜索不同的关键词,在不同的时间点搜索,购买不同卖家的产品。
我们现在获得的销售额,不一定来自今天投放的广告,而是昨天甚至上周在消费者面前曝光所致,也有可能是多日多次连续曝光引起的。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亚马逊卖家,每天投10美元广告费好,还是投100美元广告费好?这跟卖家的资金实力,对自身产品品质与竞品对比的信心及长远运营目标都息息相关。
如果日均广告费较低,那广告优化需要将预算集中分配给最精准的关键词即可。这样做的优点是,成本可控,运营风险低,缺点是会损失大量在消费者面前重复曝光的机会。
高日均广告花费的前提是卖家对自身产品充满信心,想要长期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缺点是运营风险较高。
优势有三点
1、长期高频曝光,能够提升产品知名度,增强客户对产品认知度。
2、如果坚持投放,积累的数据量大,亚马逊神奇的算法,会协助匹配最优曝光人群,那样相当于充分利用亚马逊的数据,增加产品的投入产出比。另外,充足的广告投放数据,是精准投放,提升广告优化效果的关键,同时对于产品页面优化、选品都大有裨益。
3、亚马逊各个关键词下面的Listing,风云变幻,你方唱罢我登场。可以确定的是,当前的listing质量得分及自然排名是由历史决定的。曾经的销量、评论等因素决定了现在的得分。广告和产品质量得分存在正反馈关系。
较高广告投入带来销量显著增长,会提升产品质量得分。而产品质量得分提升了,又能够反过来推动产品广告CPC降低。
Time 时间
亚马逊官方并没有提供择时投放的参考数据与操作建议。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时间出不同的价格,或者关闭、停止广告组,调节预算来择时。
什么情况下需要择时呢?择时的前提是不同时间之间的投放效果差异显著,一般来自于竞争环境不同,订单量不同。
长期看,广告无法一蹴而就,不同类型的产品,不同的阶段应对应投放策略应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