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亚马逊在证书方面要求很严格,按照产品类型,所需证书也有所不同,包括商品检疫证书、环保证书、授权证书等。此前,亚马逊上蓝牙耳机、汽车氛围灯、苹果手机的替代电池等3C产品,因缺少安全认证、CE认证,Listing被一锅端下。
卖家在选品之初就要选择质量可靠过关的产品来作为旺季主推款,要严格把控从原材料到生产工艺的全链条和质检环节。
常见的侵权行为包括发明专利侵权、商标侵权、品牌侵权、跟卖侵权等等。此前在各大平台畅销的一款侵权玩具PJ Mask小小蒙面侠,有不少卖家因该产品被告侵权,账号被封。起诉方是美国SpencePC律所,要求为侵权产品赔偿200万美金。
预防对策
卖家要严格保证产品质量、知识产权,以及产品包装等。要加强自己知识产权的保护,专利、商标提前布局,防止国外律所“钓鱼”。
卖家账户中的以下四个核心账号指标,如果没有达到规定数值,封号风险都较高:
订单缺陷率要求小于1%
配送前取消率要求小于2.5%
延迟发货率要求小于4%
有效追踪率要求大于95%
人员管理:提前为旺季增加人手,给予临时员工专业的培训和指导。
4.售后服务:要及时的反馈消费者的评价和信息,及时处理、解答消费者的疑问和顾虑。有效的售后服务,能够规避相当一大部分的退换货和差评问题。
物流安排:在产品的包装方面,要选择更结实的打包方式和材料,防止产品在运送途中积压、磕碰造成破损,减少以此带来的退货问题。提前安排好物流渠道,做到空运、海运、快递、海外仓等多渠道合理搭配。计算好物流的运送周期、产品的生产周期、和销售情况,提前入仓,保证不断货。尤其要注意,在此基础之上还要有“Plan B”,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物流方式要合法合规。比如近期被曝出中国卖家海外仓在英国被查的事件,多是卖家使用了“双清包税”。除此之外,还有低报货值也是存在较多的现象。所以尤其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美国海关检查趋严,卖家切不可撞到枪口上去。
5.
评价不多,还全是差评,封号风险自然很高。如果还以刷单触碰规则底线,则更容易进入封号的雷达范围了。
卖家们可使用定制化正规模板向消费者索取评价,提高评价数量;制定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定期处理差评;只要不影响odr,少数差评和a-to-z可以忽视,专注提高订单数量更为重要。
6.
亚马逊的平台政策规定卖家不可以将交易转移到其他网站:给买家发送自己的网站,或者提供其他的线下交易方式来规避亚马逊的交易佣金,都不被允许。
预防对策
卖家需检查反馈请求面板的URL,排除任何导到其他网站的链接。
7.
大品牌名可以为卖家引流,蹭曝光度,提高搜索排名,但因含有误导成分,被平台明令禁止。
坚决不要使用其他品牌名称;不使用不恰当的关键词:如具有误导性的关键词,主观性的关键词,具有时效性的关键词,拼写错误的关键词等;关注特殊品类的刊登指南及模板;如果遇到因关键词导致账户警告或冻结,应及时向亚马逊解释清楚,并纠正关键词,表明解决计划和未来的预防措施。
版权申明:如需转载请联系